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

深層海水再度遭到惡意中傷!

最近網路流傳著一篇稱之為「海洋深層水-不能喝」的匿名攻擊信函。

該信指出,日本市面上已「停賣」海洋深層水,且深層海水裡頭充滿了各種「浮游生物」。為了強化信件的戲劇化效果,作者還附上各種「海洋蠕蟲」等生物被放大數十倍的樣子,來嚇阻消費者。

這樣的攻擊,已不是第一次了。事實上,海洋深層水自上市以來,就不斷受到各方的批評,其中殺傷力最大的,要數《壹週刊》引用吳思聰副教授「海洋深層水含螢光劑,會致癌」的相關報導。吳副教授未離清「螢光蛋白與螢光劑」的差異性,混淆視聽造成廠商巨額損失,目前全案已進入司法階段。

然而上述所有的攻擊,追根究抵,原因只有一個:對海洋深層水龐大商機的覬覦。

海洋深層水是馬英九愛台十二項建設的重頭戲。光是台東縣政府,為了打造深層海水示範模廠,就籌資38億。而最入門的包裝飲用水商機,就有180億。未來生技醫藥的研發及養殖以及其他應用面背後所代表的龐大利益,使資源重新配置,也使被排擠的人開始攻擊深層海水產業。

該攻擊信件看似高明,讓人一時間難以反駁。然而仔細推敲,則發現漏洞百出,我們將此信函的謬誤之處,整理如下:

1. 有心人士的移花接木。該文章其出處最早是來自於英國的一個線上文章Under the microscope:Just a splash of seawater but alive with plankton
以下是網址(2007年的報導)
http://www.dailymail.co.uk/sciencetech/article-491916/Under-microscope-Just-splash-seawater-alive-plankton.html
其內容跟深層海水一點關係也沒有。也可以在GOOGLE入口網站上直接打上"一滴海水"從中也可以看到內文跟深層海水也沒有關係。該文僅是隨意取樣的一般海水。
2. 不可能有藻類存在。深層海水取自200公尺以下的無光層帶,無法進行光合作用,因此浮遊生物所需的必要營養鹽──氮、磷、矽、硝酸等不會被消費而大量累積,這種深層海水所擁有的特性被稱為「無機營養塩豐厚性」。既然無光合作用即不可能有藻類的存在。照片中的浮游生物只有淺層海水才會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存在。
3. 日本已停賣的消息最離譜?!世界無國界,不用笨到親自去日本一趟,上日本的網站去查就知道日本全國共17個取水地,所有取水地所生產的將近50支品牌的包裝飲用水及近百種海洋深層水的產品均還在銷售。而且不只日本還在賣,連歐洲市場也打進去了,像是法國巴黎最近就出現來自夏威夷的海洋深層水。
4. 海水成份太複雜,不宜飲用?這點若成立的話,所有像澎湖、杜拜等利用海水淡化做為民生用水的人不都犯上了草菅人命的大罪。而且政府應該明禁所有人不應再去海邊游泳才是!
5. 放大25倍的浮游生物畫面,真的是來自海洋深層水?家中或工作場所有顯微鏡的朋友可以親自測試看看,海洋深層水就算放大100倍也沒有文中所說的那些東西存在。(請參考附件海洋深層水水滴實際上在顯微鏡下的照片)若有需要新鮮剛抽起的海洋深層水,本公司隨時免費宅配提供,歡迎索取。

這是個科學的時代,講求證據的年代。有心人士若想攻擊海洋深層水,請拿出證據來。該文作者既未署名,又從未向三家廠商索取水源來驗證,可以看得出來是有心人士刻意的操作,聰明的消費者一定要明辨是非,就是因為深層海水太多優點及用途,才會遭受如此不明之冤!
光隆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沒有留言: